首页读书笔记《红楼梦》真的避讳“寅”字吗?《红楼梦》真的避讳“寅”字吗?

《红楼梦》真的避讳“寅”字吗?


胡适红学认为,《红楼梦》作者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是以曹家事为蓝本创作的,其中例举了第五十二回的一条批语作为“证据”之一,认为“自鸣钟已敲了四下”此样写法是由于避讳曹寅的“寅”字:

【文本】急的晴雯央道:“小祖宗!你只管睡罢。再熬上半夜,明儿把眼睛抠搂了,怎么处!”宝玉见他着急,只得胡乱睡下,仍睡不着,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。〖庚辰双夹:按:“四下”乃寅正初刻,“寅”此样写法避讳也。〗

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制度,避讳对象有帝王、长官、圣贤、长辈。尤其是避讳长辈,因与自己最贴近,不可能一时避讳一时又忘了。如司马迁为避讳其父司马谈,将《史记》中名“谈”的一律改了名,如“张孟谈”改为“张孟同”;“赵谈”改为“赵同”。《后汉书》作者范晔同样将与其父名“泰”相同的人改名,如“郭泰”改为“郭太”;“郑泰”改为“郑太”。苏洵父亲名苏序,苏洵要么不给文章写序,要么将“序”写作“引”,苏轼则用“叙”来替代,等等。讳长辈之名在《红楼梦》中也得到了体现,黛玉就很注意避其母“贾敏”的名讳:

第二回文本:雨村拍案笑道:“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‘敏’字,皆念作‘密’字,每每如是;写字遇着‘敏’字,又减一二笔,我心中就有些疑惑。今听你说的,是为此无疑矣……”

胡适红学根据这条带有按语性质的批语提到避讳“寅”字,认为这是曹寅之孙在避其祖父的名讳,故而没有直接点出“寅正初刻”,只用“敲了四下”来婉转表达时间。然而《红楼梦》实际上根本不避讳“寅”字,例如:

1. 第十回“金寡妇贪利权受辱”

【文本】:肺经气分太虚者,头目不时眩晕,寅卯间必然自汗,如坐舟中。

这里用“寅卯”直接点出时间。

2. 第十四回“林如海捐官扬州城”

【文本】:那凤姐必知今日人客不少,在家中歇宿一夜,至寅正,平儿便请起来梳洗。

这里同样用“寅正”直接点出时间。

3. 第二十六回“蜂腰桥设言传心事”

【文本】:宝玉将手一撒,与他看道:“别是这两字罢?其实与‘庚黄’相去不远。”众人都看时,原来是“唐寅”两个字,都笑道:“想必是这两字,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。”薛蟠只觉没意思,笑道:“谁知他‘糖银’‘果银’的。”

此处薛蟠提到唐寅的春宫画,又用“糖银果银”调侃“唐寅”二字。想来曹雪芹如果真是曹寅之孙,断不会如此开“寅”字玩笑。

4. 第六十九回“弄小巧用借剑杀人”

【文本】:天文生回说:“奶奶卒于今日正卯时,五日出不得,或是三日,或是七日方可。明日寅时入殓大吉。”

雪芹若真要避讳“寅”字,入殓时辰完全可以避开“寅时”。这里不仅不避开,还说“寅时入殓大吉”,不知“寅孙”落笔时究竟怎么想的?

所以《红楼梦》文本既然并不避讳“寅”字,则用那条批语来证明《红楼梦》作者曹雪芹是曹寅之孙不成立,何况曹雪芹与吴玉峰、孔梅溪一样都是化名。又有人狡辩说,《石头记》原本“寅”字缺笔,因此上述几段话面有“寅”字并不说明原本不避讳“寅”字。假如真是如此的话,那么试问一下,非得写“寅时入殓大吉”再缺笔避讳吗?不能改个时辰?作者都知道用“自鸣钟已敲了四下”代替“寅正初刻”。不知道曹寅知道后作何感想?还敢开“寅”字玩笑?按照这个说法,“自鸣钟已敲了四下”,也可以用“寅正初刻”来表示,再把“寅”字写成缺笔不就行了。避讳是不可避免出现情况下才避讳的,能避开当然是避开。既然根本不用避开,说明《红楼梦》不避讳“寅”字。其实作者“自鸣钟已敲了四下”此样写法是有用意的。下面我们再来详细分析一下这条批语。

红楼梦文章_《红楼梦》里的文章_红楼梦文章

首先,“自鸣钟已敲了四下”是对当时情境的描写。宝玉躺在床上,自鸣钟并不是怀表,不在自己眼前,通过听钟声响了几下来判断时间非常合理,并不是特意要避讳“寅”字才写成“敲了四下”。类似的情境描写如第六回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:

【文本】:刘姥姥心中想着:“这是什么爱物儿?有甚用呢?”正呆时,只听得“当”的一声,又若金钟铜磬一般,不防倒唬的一展眼。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。〖甲戌双行夹批:细!是巳时。〗

“一连八九下”是从未见过世面的刘姥姥眼中耳中写来,若直言此时为何时,反倒失真。再如第五十一回晴雯要捉弄麝月:

【文本】:宝玉问:“头上可热?”晴雯嗽了两声,说道:“不相干,那里这么娇嫩起来了。”说着,只听外间房中十锦格上的自鸣钟当当两声,外间值宿的老嬷嬷嗽了两声,因说道:“姑娘们睡罢,明儿再说罢。”

宝玉他们在里间说话,也是听外间的自鸣钟响几下方知道时辰。这两处也都不是特意为了避讳“巳”或者“丑”而如此描写。

通过上面的分析,我们可知《红楼梦》并不避讳“寅”字。但批书人却说这里避讳了“寅”,他为什么这么说呢?从文本上下文情境来看,作者描写“敲了四下”是如见如闻的生动场景再现,批书人这里可能领会错了作者之意。那么很可能批书人看到这里时由“敲了四下”勾起了与“寅”有关的事件的回忆,故而才有此批语。究竟是与“寅”有关的什么事件,我们暂时不得而知,但一定不是胡适红学认为的为了避讳曹寅之“寅”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