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父的成语

有关父的成语

有关父的成语共收录52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子继父业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使子继父业,弟承家祀,有何不可?”
认贼作父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清 华伟生《开国奇冤 追悼》:“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,人面兽心,处处为虎作伥,人人认贼作父,……”
徒读父书徒:只。父书:父亲之言论。白读父亲的兵书。比喻人只知死读书,不懂得运用知识,加以变通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括徒能读其父书,不知合变也。”
子承父业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利山和尚》:“僧问:不历僧只获法身,请师直指。师云:子承父业。”
家人父子家人:一家人。指一家人。唐·柳宗元《桐叶封弟辩》:“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,况号为君臣者耶?”
哀哀父母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《诗经 小雅 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子为父隐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。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孔子曰:‘吾党之直者异于是。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’”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周秦》:“闻子为父隐,父为子隐,未闻父子之相坐也。”
干父之蛊干:承担,从事;蛊:事、事业。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。《周易 蛊》:“干父之蛊,有子,考无咎。”
乃祖乃父乃:你的。你的祖父,你的父亲。指祖父和父亲。《尚书·君牙》:“惟乃祖乃父,世笃忠贞。”
为民父母这:作为,充当;父母:即父母官。担任地方行政长官。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为民父母行政,不免于率兽而食人,恶在其为民父母也?”
父慈子孝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《礼记 礼运》:“何谓人义?父慈,子孝,兄良,弟悌,夫义,妇听,长惠,幼顺,君仁,臣忠。”
父析子荷父劈柴,子担柴。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。唐·白居易《唐故潮州长城县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》:“大丈夫贮蓄材术,树置功利,鎡基富贵,焯耀家邦,不当其身,而得于后;父析子荷,相去几何?”
顽父嚚母指愚顽暴虐的家长。《尚书 尧典》:“父顽,母嚚,象傲。”
父母恩勤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。《诗经 豳风 鸱鸮》:“恩斯勤斯,鬻子之闵斯。”
父紫儿朱紫: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;朱: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。指父子均为高官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续黄粱》:“一言之合,荣膺圣眷,父紫儿朱,恩宠为极。”
知子莫若父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。先秦 管仲《管子 大匡》:“知子莫若父,知臣莫若君。”
认贼为父见“认贼作父”。苏曼殊《遁迹记》:“先是余家既亡,怅怅无之。大盗更迫我侪,为供奔走。测彼居心,是畜猎犬之技。斯是认贼为父,自残梵裔者,亦复不少。”
田父之功指不预其事而轻易得到好处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三》:“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,而擅其功……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,有田父之功。”
认敌作父同“认贼作父”。蒲韧《二千年间》八:“同时也不能不想那些认敌作父、卖国求荣的大汉奸。”
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对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,要一辈子当做父亲那样尊重他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1回:“你这个泼怪,岂知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,父子无隔宿之仇!”
田父之获田父:农夫;获:得到。指不费力气而轻易得到的好处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,而擅其功。”
衣食父母穿的和吃的都靠父母提供;指赖以为生的人。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你不知道,但来告状的,就是我衣食父母。”
田父野叟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金·元好问《登封令薛侯去思颂》:“方春劝耕,遭田父野叟于途,慰以农里之言,而勉之孝弟之训。”
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。语本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乌江亭长檥船待……项王笑曰:‘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’”
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:借指家乡。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,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笑曰:‘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’”
虎父无犬子勇猛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。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。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最后的贵族》:“以十九岁之妙龄弱质,凌数千里之莽涛瘴雾,亦可谓虎父无犬子也。”
恩同父母恩:恩惠;同:如同。待人的好处、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。唐·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伏惟神皇陛下,恩同父母,矜照恳诚,信其赤心,实有馨竭。”
江东父老江东: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。故乡父兄之辈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笑曰:‘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’”
再生父母再次给予生命的人。多指救命恩人;也指对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。宋 曾晞颜《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》:“夹路香花迎拜了,见说家家举酒,道公是再生父母。”
父母之国自己出生的国家。指祖国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大鲁,坟墓所处,父母之国,国危如此,二三了何为莫出?”
田父野老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《宋史·苏轼传》:“轼与田父野老,相从溪山间,筑室于东坡,自号‘东坡居士’。”
父债子还父亲生前的债务,由子女负责偿还。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。祝兴义《此生此夜》: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,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。就算是‘父债子还’吧。”
重生父母重生:再一次获得生命。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;多指救命恩人。元 杨显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你是我重生父母,再长爷娘。”
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不杀掉庆父,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。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,就得不到安宁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闵公元年》:“不去庆父,鲁难未已。”
夸父追日古代神话。同“夸父逐日”。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神话中的许多变化,例如《山海经》中所说的‘夸父追日’……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,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、想象的、主观幻想的变化……”
父子兵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战国·卫·吴起《吴子·治兵》:“与之安,与之危,其众可合而不可离,可用而不可疲,投之所往,天下莫当,名曰父子之兵。”
无父无君孟轲斥责墨翟、杨朱之语。后以讥刺无伦常者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杨氏为我,是无君也;墨氏兼爱,是无父也。无父无君,是禽兽也。”
认仇作父同“认贼作父”。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:“朋友,虽然在我们之中,有汉奸,有傀儡,有卖国贼,他们认仇作父,为虎作伥,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,终竟是少数。”
田父献曝田父:老农;曝:晒。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。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。《列子·杨朱篇》:“宋国有田夫,常衣缊黂,仅以过冬。暨春东作,自曝于日,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,緜纩狐狢。顾谓其妻曰:‘负日之暄,人莫知者,以献吾君,将有重赏。’”
父子无隔宿之仇宿:夜。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。指仇怨容易消除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1回:“你这个泼怪,岂知‘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’,‘父子无隔宿之仇’!你伤害我师父,我怎么不来救他?”
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”
父母官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且莫说我是父母官,即使平交,也不该如此!”
夸父逐日夸父:古代神话人物。逐:追赶。夸父追赶太阳。指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。也比喻不自量力。也比作“夸父追日”。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汤问》:“夸父不量力,欲追日影,逐之于隅谷之际。渴欲得饮,赴饮河渭。河渭不足,将走北饮大泽。未至,道渴而死。”
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。《孔丛子·居卫》:“有此父斯有此子,人道之常也。”
谷父蚕母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。宋 曾慥《类说 续仙传》:“世人厌弃五谷,地司已收其种矣,可相率祈谢谷父蚕母,当致丰穰。”
父母国指祖国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去鲁,曰:‘迟迟吾行也,去父母国之道也。’”
严父慈母严:严格;慈:慈爱。严厉的父亲,慈祥的母亲。晋·夏侯湛《昆弟诰》:“纳诲于严父慈母。”
子孝父慈儿女孝顺,父母慈爱。同“父慈子孝”。《左传 隐公三年》:“君义、臣行、父慈、子孝、兄爱、弟敬,所谓六顺也。”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六:“须是就君仁臣敬、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,各有不尽之理。”
父母遗体人是父母所生,指自己的身体。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”
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,子女依顺孝敬父亲。唐 吕温《广陵陈先生墓表》:“始见一乡之人,父严子孝,长惠幼敬,见乎词气,发乎颜色。”
父母之邦指祖国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”
召父杜母召:指两汉召信臣;杜:指东汉杜诗。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,行善政。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

描写四季的成语

十二生肖的成语